本文根据Derwent Innovation平台WIPO专利申请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平台科学引文数据库(SCI)、国际会议录引文索引数据库(CPCI)2015年至2017年公开数据对全球城市的新兴技术及相关产业发展特点进行分析。
(一)城市成为新兴技术和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承载区
当前,“科技和创新”正在演变为“科技创新和文化”(STI & Culture)。2013年4月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将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应对21世纪挑战的主要工具—“科技创新(ST& Innovation)”改为“科技创新和文化(STI & Culture)”,强调科技创新和文化是一个整体,只有共同作用才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需要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来支撑。而城市,尤其是国际都市,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生态系统建设的强大优势,可以将科技、人文、产业紧密结合,成为创新的主要承载区。
从全球领先的科学研究机构和技术研发机构来看,前500位领先机构大多分布于城市中,前20位城市集中了四分之一的领先科学研究机构,近45%的领先技术研发机构,仅东京一地就集中了86家技术研发机构。目前,美国已经出现科技回归都市的潮流,纽约已经成为美国第二大科技创新高地,是全球顶级科学家最多的城市之一,领先的学术机构和技术研发机构均位居全球前十,成为仅次于硅谷的全球20个最活跃的创新创业生态圈之一。未来,城市生态将引领创新前沿。
同时,各大城市研发与产业互为支撑,每个城市技术研发均有各自特点,从专利技术上看,北京和深圳偏重于信息技术,上海更多的是生物医药,纽约、伦敦、巴黎的首要技术领域为医药与化妆品,东京为半导体,首尔为无线电等,这些领域均与本地产业密切相关。
(二)信息技术是国际性大都市主要布局领域
尽管信息技术的发展已有多年,但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影响方兴未艾,对多个行业和社会发展产生的颠覆性影响正在扩大中。著名互联网经济分析学者玛丽·米克尔在《2018互联网趋势报告》中认为,即使是互联网的渗透率目前在美国也仅有87%左右,智能手机约为77%,社交媒体约为71%。

图1 新技术扩散曲线
资料来源:Mary Meeker ,Internet Trends 2018,2018-5
根据纽约、洛杉矶、多伦多、柏林、伦敦、巴黎、东京、首尔、新加坡、上海、北京和深圳这12个国际性都市2015至2017年公开的PCT专利数据,前十大专利技术热点中,涉及数字信息行业的最多,有11个城市,半导体4个城市;而2012-2016年涉及数字信息行业也是最多,有9个城市,半导体4个城市。从12大城市的基础研究布局看,2015-2017年间电子电气前十大研究热点方向中,涉及电子电气领域的城市最多,有11个城市,而2012-2016年有9个城市。尽管在两个时间段中有两个城市不一样,但两个时间段中信息技术均为最新最热的技术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
此外,生物医药领域是另一个主要的创新领域,2015-2017年间前十大专利技术热点中,涉及医药行业有9个城市,生物行业6个;学术研究热点方向中,涉及医药领域的有9个城市,生物6个城市。
(三)中美德英城市是全球顶级科学家流入城市
顶级科学家是衡量城市新兴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从国家区域看,美国是全球顶级科学家数量最多的国家,人数远超其他国家,且分布多个城市(表1)。2017年全球顶尖科学家持续流入美国部分城市,仅剑桥(美国)市就增加了14名。中国也增加了较多人数,主要是由于在城市名次的变化,在前20名城市中由2016年的一个城市北京增加为两个城市北京和香港。
表1 2016-2017年全球前20位城市顶尖科学家数量变化情况
国家
|
2017年科学家数量(人)
|
2016科学家数量(人)
|
2017增加人数(人)
|
2017包含城市数量(个)
|
美国
|
747
|
722
|
+25
|
12
|
英国
|
171
|
169
|
+2
|
3
|
中国
|
117
|
70
|
+37
|
2
|
德国
|
58
|
53
|
+5
|
1
|
法国
|
44
|
55
|
-11
|
1
|
澳大利亚
|
36
|
39
|
-3
|
1
|
沙特
|
0
|
34
|
-34
|
0
|
资料来源: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科睿唯安.2018国际大都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从10大城市看(去掉两个不同的城市),北京、纽约分别位于全球城市的第一和第二名,伦敦、巴黎也进入全球前20名。这显示著名的商业和金融中心,也是全球科学中心。但是,北京增加的科学家最多,其次为柏林,而伦敦、巴黎、纽约等却在流失一定的科学家。
表2 2016-2017年10大城市顶尖科学家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人)
排名
|
城市
|
2017年科学家数量
|
2016科学家数量
|
2017增加人数
|
排名
|
城市
|
2017科学家数量
|
2016科学家数量
|
2017增加人数
|
1
|
北京
|
87
|
70
|
+17
|
8
|
柏林
|
16
|
10
|
6
|
2
|
纽约
|
80
|
87
|
-7
|
9
|
东京
|
16
|
15
|
1
|
3
|
伦敦
|
72
|
83
|
-11
|
10
|
首尔
|
14
|
12
|
2
|
4
|
巴黎
|
44
|
55
|
-11
|
11
|
上海
|
11
|
14
|
-3
|
6
|
新加坡
|
26
|
25
|
1
|
12
|
深圳
|
3
|
6
|
-3
|
注:表2中加粗字体的城市为进入全球前20名的城市
资料来源: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科睿唯安.2018国际大都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主要参考文献:
1.United Nat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 .Report of the Secretary-General o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and the potential of culture, for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achieving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for the 2013 Annual Ministerial Review[EB/OL]. https://www.un.org/ecosoc/zh/content/science-technology-and-innovation-sti-and-culture-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mdgs
2.Mary Meeker. INTERNET TRENDS 2018[EB/OL]. https://www.kleinerperkins.com/perspectives/internet-trends-report-2018.
3.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科睿唯安[R].2018国际大都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