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某些功能无法正常使用,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或使用推荐浏览器 Google Chrome EdgeFirefox X

首页科技前沿与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

AI4S在材料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

供稿人:王方媛供稿时间:2025-06-29 16:26:06关键词:AI4S,材料科学

AI for Science (AI4S) 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效率重塑材料科学的面貌,其最新进展体现在多个关键领域,极大地加速了新材料的发现、设计和优化过程。

1. 加速材料发现与设计

AI4S 最显著的影响之一便是彻底革新了传统上耗时且依赖试错的材料研发流程。通过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和计算工具,科学家们现在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精度预测材料的各种属性。例如,利用海量数据集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结合高通量计算模拟,可以在极短时间内筛选出数百万种潜在的材料结构,并精准预测它们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从而极大地缩小了实验探索的范围,直接指向最具潜力的候选材料。

更进一步,生成式AI模型,如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s)和生成对抗网络(GANs,正在突破传统设计的界限。这些模型不仅仅是预测,它们能够根据用户设定的性能要求,直接生成全新的、甚至在自然界中从未出现过的分子结构或晶体排列。一个近期令人瞩目的例子是 Google DeepMind GNoMEGraph Networks for Materials Exploration)项目,它利用图神经网络预测了超过220万种新的晶体结构,其中有近38万种被预测为稳定材料,包含了潜在的超导体等,这无疑为能源、量子计算等领域开辟了新的可能性[1]。同时,Microsoft MatterGen 也展示了在无机材料设计方面的强大生成能力,能依据特定需求自动生成复杂的晶体结构[2]。除了结构生成,AI还能通过学习反应机制和合成路线的复杂性,提出创新的化学合成路径,并进行多目标优化,以满足材料的多种性能指标和生产成本需求,从而实现更高效、更具创新性的材料合成。

2. 自动化实验与自驱动实验室

为了将AI的预测能力转化为实际成果,材料科学领域正在大力发展自动化实验系统和自驱动实验室。这些机器人化的实验室,有时也被称为“云实验室”或“智能实验室”,旨在大幅提高实验通量和效率。通过集成自动化机器人、先进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这些实验室能够自主执行复杂的材料合成、表征和测试任务,从而摆脱了人工操作的限制,实现了724小时不间断的运行。

最前沿的理念是构建“数据生成与推断飞轮”(Data Generation and Inference Flywheel。在这个闭环系统中,AI模型首先预测出有前景的材料,然后这些预测结果被发送到机器人实验室进行自动化合成和实验验证,实验生成的数据又被反馈给AI模型进行再训练和优化,从而形成一个自我迭代、持续学习的循环。这种模式能够将新材料的开发周期从传统的数年甚至数十年,大幅缩短到几天或几周,极大地加速了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转化[6]。例如,一些初创公司正致力于建设这样的自动化平台,旨在实现材料研发的工业化和规模化。

3. 大规模预训练模型与基础模型

受到自然语言处理和蛋白质折叠领域(如AlphaFold)基础模型成功的启发,材料科学领域也正在积极探索和构建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即材料科学领域的基础模型。这些模型通过在海量的材料结构、性质、合成路径和实验数据上进行预训练,学习并捕获材料的深层物理和化学规律。一旦训练完成,这些基础模型就能够作为强大的通用工具,为各种下游的材料设计、预测和优化任务提供强大的能力,大大降低了开发特定任务模型的成本和时间。

此外,在材料模拟领域,高性能的机器学习势能模型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传统的从头算(ab initio)分子动力学模拟虽然精确,但计算成本极高。而像 Orbital Materials 推出的 Orb[3] DP Technology 开发的 DPA-2[4]等预训练的机器学习势能模型,能够以接近从头算的精度,实现数百万倍的模拟加速。这意味着科学家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模拟更大的材料体系,探索更长的动力学过程,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这对于研究材料的相变、扩散、缺陷演化等复杂现象至关重要。

4. 解释性AI与多尺度建模

为了使AI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更具指导意义,解释性AIExplainable AI, XAI)变得越来越重要。XAI旨在揭示AI模型做出特定预测或设计决策的原因,帮助科学家不仅知道“是什么”,更知道“为什么”。通过结合数据驱动的AI框架和解释性工具,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材料结构-性能关系,从而将传统的试错过程转变为更具洞察力和预测性的方法。这种“黑箱”模型的透明化有助于科学家积累知识,指导未来更优化的材料设计。

同时,多尺度建模(Multiscale Modeling)与AI的结合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材料的性能往往取决于从原子、分子到微观结构再到宏观尺度的复杂相互作用。AI可以作为桥梁,将不同尺度的模拟和实验数据整合起来,构建跨尺度的材料行为模型。这意味着AI不仅可以在纳米尺度上设计分子,还可以在微米尺度上预测晶粒结构对宏观性能的影响,甚至在宏观尺度上优化材料的加工工艺。将AI集成到材料开发的每一个阶段,从初始的理论设计、中间的合成与表征、直到最终的应用和性能评估,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材料基因组计划”,加速材料从概念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开发。

5. 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AI4S在材料科学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但仍面临一些显著挑战。首先是数据稀缺性、质量问题和复杂性。高质量、标准化且大规模的材料科学数据集仍然相对不足,且数据往往分散、异构,存在测量误差和噪声,这限制了AI模型的训练效果和泛化能力。其次,当前的一些AI基础模型可能过于通用,缺乏材料科学领域所需的高精度预测特异性,难以满足对复杂材料行为的精细化预测需求。最后,即使AI能够精准预测新材料,其实验验证的效率仍是瓶颈,如何在实验室层面进一步自动化和加速验证过程,是推动AI4S落地的关键。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未来的发展方向将集中在几个方面:积极推动开放、共享的材料科学数据集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以克服数据壁垒;加强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深度合作,共同开发更专业、更高精度的AI模型和工具;以及大力投资和建设新一代的机器人材料科学实验室,以实现从AI预测到自动化实验验证的无缝衔接。展望未来,随着量子计算等互补技术的不断成熟并与AI技术深度融合,AI4S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变革潜力将得到进一步的释放,有望迎来一个由AI驱动的材料创新黄金时代。

参考文献

[1] Google DeepMind Blog. GNoME: AI discovers 2.2 million new materials, 380,000 of them stable [EB/OL]. (2025-06) [2025-06-29]. https://deepmind.google/discover/blog/gnome-ai-discovers-2-2-million-new-materials-380-000-of-them-stable/.

[2] Microsoft Research. MatterGen: a generative model for inorganic materials [EB/OL]. (2025-06) [2025-06-29]. https://www.microsoft.com/en-us/research/project/mattergen/.

[3] Orbital Materials. Orb: The world's first large scale foundation model for materials [EB/OL]. (2025-06) [2025-06-29]. https://orbitalmaterials.com/.

[4] DP Technology. DPA-2: Accelerating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EB/OL]. (2025-06) [2025-06-29]. https://www.dp.tech/.

[5] TSHITOYAN V, et al. Unsupervised word embeddings capture latent knowledge from materials science literature[J]. Nature, 2019, 571(7763): 95-98.

[6] COLEY C W. Accelerating materials discovery with autonomous laboratories[J]. Nature Chemistry, 2022, 14(11): 119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