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某些功能无法正常使用,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或使用推荐浏览器 Google Chrome EdgeFirefox X

首页科技前沿与新兴产业生物产业生物医药

沙利文发布《2025新兴市场制药行业展望》报告

供稿人:宋珉供稿时间:2025-11-03 17:07:26关键词:制药,新兴市场,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Sullivan)

20256月,商业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发布《2025新兴市场制药行业展望》(Emerging Market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Outlook, 2025),强调2025年全球制药产业将进入“结构性再平衡阶段”:宏观经济增长趋稳,资金成本高企,传统专利药利润空间受压,迫使企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区域布局优化与数字化转型来实现可持续增长。

报告提出的“四大增长机会”——即放射性配体疗法(RLTs)、亚太地区CDMO规模化、GLP-1多激动剂创新药与AI医疗副驾(Medical Copilot)。

一、放射性配体疗法(Radioligand Therapy, RLTs

RLT是将放射性同位素与靶向配体(如肽链或抗体)结合,用于选择性攻击表达特定受体的肿瘤细胞,从而实现精准放射治疗。相较于传统化疗与免疫疗法,RLT具有高靶向性、低系统毒性和可影像监测性三重优势。

报告指出,2025RLT将成为肿瘤精准治疗的核心突破口。诺华公司凭借Lutathera(靶向神经内分泌肿瘤)Pluvicto(用于转移性前列腺癌)率先完成商业化布局,正在带动CuriumPOINT BiopharmaTelix Pharmaceuticals等企业形成快速扩张浪潮。RLTs将在2025–2030年间维持两位数年均增长率,成为全球生物药市场中最具活力的细分赛道之一。

沙利文强调,未来五年RLT技术发展将围绕三个方向展开:新型放射性核素的应用(如177Lu225Ac),以提高放射靶向精度;诊断与治疗一体化(Theranostics)模式的普及;与影像学和伴随诊断(CDx)的协同创新,以实现患者分层治疗。

、亚太CDMO的产业规模化

报告在“第二个增长机会 中明确指出:亚太地区合同研发与制造组织(CDMO)产业正在形成系统性规模扩张,并逐步成为全球制药供应链的中枢。

截至2024年,亚太地区的生物制药融资规模超过700亿美元,管线储备达5400余个分子实体,其中生物药占比超过35%

在企业层面,报告提及了多家具有代表性的区域领导者。包括Samsung BiologicsFujifilm DiosynthLotte BiologicsSyngene等企业正在扩建或新建制造设施,以满足全球对生物药产能快速增长的需求。其中,韩国Lotte Biologics宣布投资33亿美元在仁川建设新的生物制药生产基地,目标是在未来几年跻身全球前十大CDMO。报告指出,这些企业的扩张反映了亚太地区在技术升级、质量体系与国际注册能力方面的显著进步。

沙利文进一步强调,亚太CDMO产业正在从传统代工(contract manufacturing)向端到端综合服务(one-stop biomanufacturing转型。其业务范围不再局限于生产外包,而是延伸至分析测试、毒理检测、细胞株构建以及灌装成品(fill-finish)等高附加值环节。这一变化使该地区逐渐具备从早期研发支持到商业化生产的完整服务链条。

GLP-1多激动剂

GLP-1类药物在过去两年引发全球轰动,而2025年的关键在于从单一受体激动剂向多受体协同激动剂演进。与传统单一GLP-1激动剂不同,多激动剂药物可同时作用于多个受体(如GLP-1/GIPGLP-1/GCG),从而在血糖控制、体重降低与心血管风险管理方面表现出更强的临床效果。

目前两款候选药物Retratutide(礼来)与Dapiglutide(诺和诺德)被列为核心管线,均在II/III期试验中展现出较单药更好的耐受性与体重控制表现Frost预计,未来五年多激动剂药物将成为糖尿病与肥胖治疗领域的主导趋势。

此外,报告建议药企应通过并购或战略合作快速切入早期资产型公司,以获取多激动剂平台技术。同时,沙利文指出,随着代谢性疾病医保覆盖范围的扩大,复合激动剂药物的报销潜力与市场渗透率将显著提高。

四、AI驱动的医疗副驾(Medical Copilot

第四个增长机会源自人工智能在制药全流程中的深度应用。报告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与大型语言模型(LLMs)在制药全流程中的应用,称其为Medical Copilot(医疗副驾)AI驱动的医疗副驾将成为制药数字化转型的中枢引擎,涵盖研发、临床试验、药审与患者管理四大环节。

在药物研发阶段,AI可辅助靶点识别、分子筛选与毒理预测,大幅提升先导化合物成功率;在临床试验阶段,AI可自动化执行患者筛选、数据清洗与方案优化;在药品监管层面,AI正被应用于电子注册(eCTD 5.0)与AI辅助药审(AI-assisted review)流程;此外,在市场后阶段,AI可通过智能对话系统改善患者依从性与不良反应监测。

报告预测,到2025年,全球约40%的制药企业将采用AI副驾系统,其中亚太地区因监管灵活与技术集聚而最早形成验证性生态(regulatory sandbox)。沙利文指出,学术机构与药企间的联合数据库建设与知识图谱生成将成为AI模型性能的关键支撑。

综合来看,这四个增长机会共同描绘了2025年制药产业的创新路径。四者共同构成科学创新产业升级数字赋能的闭环,推动制药业从以产品为核心的竞争,迈向以生态系统与数据驱动为中心的价值创造模式。

参考文献:

Global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Outlook, 2025[EB/OL].[2025-11-03].https://store.frost.com/global-pharmaceutical-industry-outlook-2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