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某些功能无法正常使用,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或使用推荐浏览器 Google Chrome 、Edge、Firefox 。 X
一、报告概况与调研覆盖面
《2025聚变产业供应链报告》从私营聚变企业和上游供应链企业两个视角出发,系统梳理当前商业化推进中所面临的关键瓶颈与应对路径,旨在推动构建更具韧性与可持续性的全球聚变产业支持体系。本次调研共覆盖22家私营商业聚变公司和57家聚变产业链供应商。参与调研的聚变企业涵盖不同技术路径:磁约束(11家)、惯性约束(5家)、脉冲磁惯性约束(3家)以及其他路线(3家)。
二、私营聚变企业视角:支出激增与供应制约并存
1. 总支出增长迅速
2024年,22家私营聚变公司在供应链上的总支出达4.34亿美元,较2023年接近翻番。其中43%为人力成本,41%为系统与部件采购,16%为其他开销。企业预计2025年支出将进一步增长25%,达到5.43亿美元 。
2. 关键供应能力面临瓶颈
调查显示,31%的公司担心当前供应商在精密工程与高端制造方面的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研发与实验需求。在面向商业电站部署的阶段,这一比例上升至63%。
聚变项目的特殊性还体现在定制化程度高、标准化程度低,使得现有供应链难以快速响应。一些企业甚至透露,部分关键部件的交货周期长达两年,已超出其实验周期,严重制约了研发进度。
三、供应链企业视角:扩张意愿与风险顾虑并存
1. 投资热度上升,增长信心增强
报告显示,86%的供应链企业在2024年聚变相关业务实现增长,其中49.1%增长显著。全年行业总投资超过3亿美元,涵盖设备采购、设施建设与员工培训等。共有83.3%的企业在2024年进行了新增投入,反映出供应链端对聚变市场的信心持续上升。
2. “先有市场还是先有产能”难题仍在
尽管增长势头强劲,企业在扩张决策上仍普遍保持谨慎,其根源在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典型困境:供应商希望明确市场预期后再行扩大产能,而聚变企业在尚未跨越关键技术门槛前,难以做出长期采购承诺。
这种结构性矛盾造成:
Ø 市场需求不确定:81%的企业指出缺乏稳定的订单和长期需求预期导致销售风险较高;
Ø 技术路径分歧大:磁约束与惯性约束对设备类型要求差异显著,难以实现规模效应;
Ø 融资与政策不确定性:资本波动和缺乏清晰的监管机制,使得企业不敢贸然扩大产能;
Ø 销售风险较高:83%的受访企业认为向聚变公司供货存在中等及以上风险。
在风险应对方式上,仅31%的供应链企业愿意独立承担产能扩张风险,而46%的企业更倾向于通过长期采购协议或合资合作等方式与聚变公司“风险共担”。
四、FIA建议的三大应对策略
针对上述结构性难题,FIA在报告中提出三项系统性战略建议,旨在提升产业协同效率与供应链适应能力:
1. 降低产能扩张风险
Ø 推动公私合作(PPP)机制:鼓励供应商与聚变公司共同参与示范工厂、早期采购与联合技术开发;
Ø 构建财政与融资支持体系:引入低息贷款、税收抵免、补贴或成本分摊赠款机制;
Ø 优化贸易环境:协调出口管制政策、推动关键材料(如高温超导体、激光部件、特种合金)关税豁免;
Ø 多元化燃料供给:通过战略投资拓展氘、氚等关键燃料的产能基础,提升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2. 强化长期规划与标准体系建设
Ø 提高市场可见性:鼓励企业公开中长期零部件需求,帮助供应链企业前瞻部署;
Ø 推进标准体系建设:与FIA、ASME、ISO等行业组织协作,推进关键材料与增材制造技术的标准化;
Ø 建立聚变特定监管体系:推动各国区分聚变与裂变风险,制定适配型监管体系,并加强国际协同;
Ø 建设区域创新集群与全球对话平台:鼓励构建企业-高校-实验室联合的聚变园区,并通过设立全球对话平台,促进资源共享与生态集成。
3. 建设高适应性人才支撑体系
Ø 加强学科交叉教育投入:推动将核聚变工程、低温技术、高功率电子、先进制造等纳入高等教育体系;
Ø 发展职业与技术培训体系:围绕供应链需求定向培训工程与操作人才;
Ø 利用国家实验室开展技能孵化:为中小企业提供培训平台,降低创新壁垒;
Ø 设立关键技能卓越中心:如设立氚燃料管理与低温控制相关专门培训机构;
Ø 推动跨行业人才流动:建立人才再培训机制,鼓励从半导体、高端制造等相近领域吸引技术骨干进入聚变领域。
五、结语:打通供应链瓶颈,夯实商业化基础
FIA指出,尽管2024年聚变供应链在资本、技术与产业规模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围绕核心部件交付、产能投入意愿、监管标准缺位等结构性问题仍未根本解决。
报告强调,商业聚变产业的真正规模化,离不开一个高效、协同、标准化的供应体系支撑。建议借鉴半导体等高技术产业的经验,完善公共政策设计,推动人才、资金与制度资源向关键短板集中投放,以打通“最后一公里”瓶颈,为聚变能源迈向真正商业化夯实产业基础。
参考资料:
Fusion Industry Association. The Fusion Industry Supply Chain 2025. 20250603. Washington, DC: Fusion Industry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