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某些功能无法正常使用,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或使用推荐浏览器 Google Chrome EdgeFirefox X

首页科技前沿与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下一代信息网络

用于扩大气候行动规模的区块链(四)

供稿人:任晓波供稿时间:2023-08-27 13:11:32关键词:气候,区块链

20234月,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了白皮书《用于扩大气候行动规模的区块链》,介绍了如何应用区块链技术推动脱碳运动的数字化转型,以及加速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兴技术的发展。

报告共分为九个部分,分别是前言;执行摘要;简介;挑战;数字技术为去碳化和气候行动带来的价值;技术之外:区块链、Web3和再生金融;行业趋势和挑战;建议;以及展望未来。本系列文章将报告分为四个部分,下文为第四部分(行业趋势和挑战;建议;展望未来):

行业趋势和挑战

行业趋势

1 利用 Web3 激励机制加强现有气候倡议

在过去几年中,区块链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全球机构所采用。例如,世界银行建立了气候行动数据信托基金,利用区块链技术在其更广泛的气候仓库计划中协调全球碳数据和定价。领先的投资银行也开始采用区块链技术,包括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该公司最近推出了数据资产平台(GS DAP),在私人区块链上发行数字债券。微软等全球领先企业已将区块链技术整合到其供应链管理业务中,以提高透明度,促进全球业务部门之间更高效的协调。

2021年底/2022年初开始讨论区块链作为气候行动技术时相比,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传统气候利益相关方与区块链气候团体之间有意义的互动有所增加。这在碳信用行业尤为明显。例如,国际排放交易协会(IETA)成立了数字市场特别工作组,探索数字和去中心化技术在排放交易中的作用。黄金标准公司(Gold Standard)在与利益相关者协商并成立工作组探索各种方案后,于2022年初启动了数字MRV试点项目。Verra也进行了类似的咨询,并正在修订其数字战略。

随着企业和决策机构逐渐熟悉区块链技术的实际应用以及成本和效率收益,我们有理由相信,采用数字气候解决方案将以实现全球去碳化目标所需的速度和规模实现。

2 更雄心勃勃的净零碳排放承诺

根据埃森哲2022年的一份报告,全球最大的公司中有34%已制定了公开的净零排放目标——比上一年增加了7%——与没有净零排放目标的公司相比,制定了净零排放目标的公司的减排速度更快。全球企业领导者如此积极的净零排放议程凸显了快速扩大自愿碳市场的供应和效率的必要性,以及支持这一快速增长的全球数字基础设施的必要性。

一些领先企业正在超越净零承诺。StripeAlphabetShopifyMeta和麦肯锡公司最近将9.25亿美元汇集到Frontier,这是一个购买永久CDR信用额度的预先市场承诺。这些购买团体表明,融资将为能够提供高质量CDR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做好准备。

在区块链行业,一些第一层区块链最近加大了对气候影响和数字碳市场的关注。以太坊气候平台、Hedera1亿美元的可持续影响基金、Ripple1亿美元的全球碳市场承诺以及Celo运营负碳区块链的承诺等项目表明,行业领导者正在为区块链技术在全球去碳化努力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做好准备。

3 数字MRV解决方案正在成为统一市场的力量

供应方和需求方利益相关者正在联合起来,支持数字MRV解决方案的价值,以验证现实世界自然资产的状态及其代表的任何后续数字环境资产(即代币化碳信用额度)。随着政策制定者开始认识到在全球范围内人工气候影响测量和验证所带来的难以克服的操作挑战、成本和时间滞后,他们越来越多地转向数字MRV技术来缩小差距。

在过去的一年中,不断涌现出增强验证的创新解决方案,包括影响证书(如Hypercerts)、可再生能源证书(如ReneumAllInfraZero Labs)以及第三方验证和绿色指导文件(如Filecoin Green)。HederaGuardian等平台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可跟踪任何类型数字环境资产的生命周期,涵盖MRV数据、市场交易和碳信用额度的退役申请——其中多步骤审查流程已嵌入代币元数据,并进行自动审计。

COP27 会议上,全球领先的碳标准VerraPachama共同启动了数字测量、报告和验证(dMRV)试点计划。202210月,谷歌和Sidewalk Infrastructure Partners在山景城举办了“加速数字环境资产峰会”,重点是推动dMRV技术在数字原生VCM中的应用。开放地球基金会推出了OpenClimate平台,以支持根据《巴黎协定》进行全球评估,并加强国际协调工作。

在新型激励措施和所有权模式的帮助下,区块链可以实现更具参与性的数据收集。一些团体正在研究解决方案,通过将区块链工具、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遥感、卫星图像、oracles(将真实世界的数据引入区块链)、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