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某些功能无法正常使用,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或使用推荐浏览器 Google Chrome EdgeFirefox X

首页科技前沿与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下一代信息网络

网络搜索引擎:AI巨头新战场

供稿人:陆颖供稿时间:2025-10-30 10:13:40关键词:搜索引擎,AI,格局

生成式AI的集成,让网络搜索正从“输入关键词-浏览链接”的列表范式,转向“对话理解-直接作答-代为执行”的行动范式。目前,争夺人工智能霸主地位的科技公司正致力于改变人们的网页搜索方式,挑战谷歌Chrome浏览器在网络搜索引擎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当前的阵营格局

  • Google:把“答案页”做成默认,并将广告原生嵌入

Google继续把AI OverviewsAI Mode常态化前者已在更多市场铺开,后者作为“仅AI的深度检索界面”在美国面向大众开放,支持多轮追问与多模态理解;同时确认在AI Overviews中投放搜索与购物广告,并计划在2025年内扩展到更多英语市场。Chrome侧则把Gemini直接嵌入桌面端浏览器,提供页面总结、跨标签操作等“代理式”能力,以系统入口对冲新玩家的流量冲击

  • OpenAI:从“AI搜索”到“AI浏览器”,补齐实时检索与系统级入口

OpenAI在“搜索-浏览-对话”的一体化路径上持续加速:2024年起推出ChatGPT Search/SearchGPT”原型,如今面向更广用户开放;202510月正式发布Atlas浏览器(基于Chromium),把ChatGPT侧边栏与“Agent/代理模式”做成底层特性,可在页面内代办表单填写、比价下单、资料收集与标注等任务,并提供可控的“浏览记忆”用户可随时查看与清除。与此同时,OpenAI收购Rockset以强化检索增强的近实时索引与向量检索基础设施,为搜索与代理式浏览提供数据底座。需要注意的是,Atlas上线后即被多家安全公司与媒体提示存在“间接提示注入”等行业共性风险,OpenAI与安全社群正围绕权限隔离、显式确认与可审计引用进行改进。

  • 微软:以Copilot绑定Windows/Edge,并维持Bing的“第二阵营”体量

微软沿“系统-办公-浏览器”三线推进:WindowsEdge内的Copilot/聊天式检索成为默认入口之一,叠加Microsoft Ads的产品整合,推动“搜索与新闻广告”收入持续同比增长;Bing在全球搜索份额约4%左右、桌面端约10%-11%的量级上稳定运行,主攻“成本更低、转化不弱”的广告客群与企业用户场景。整体看,微软更侧重把AI搜索/回答嵌入工作流与企业生态,而非单点改变大众搜索习惯。

  • AnthropicPerplexity:一个补“搜网能力”,一个抢“答案分发”

Anthropic已为Claude全量开放网页搜索与API级检索,强化时效性与引用透明度,定位“稳健、可核查”的专业回答层。Perplexity则以“回答即文献”的结果页与“代理式浏览器/Comet”路线突进、频获融资,同时因抓取与版权合规问题承压——10月下旬,Reddit在纽约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指控Perplexity及其合作方(含OxylabsAWM ProxySerpApi)规避限制、进行“规模化、规避式抓取”;Perplexity方面否认指控、强调不用于训练基础模型。两家公司共同推动了“引用可核查+代理式浏览”的用户期待,但商业与合规边界仍在博弈中。

二、竞争中的胜负因素

1.生态整合力

谁能把信息源、服务商与履约链路稳定串起,谁就更容易把“答案”变“成交”。一端是Chrome坐拥约30亿用户并持续把Gemini能力嵌入浏览器,握有分发与默认优势;另一端,Atlas已在电商与出行服务上铺合作面,如EtsyShopifyExpediaBooking.com,并以“Agent Mode”演示了把Google Docs规划表迁移到Linear、把菜谱配料一键加入Instacart等跨页动作(下单前需用户确认)。这类“从问到办”的闭环,决定了谁能把搜索入口延伸为交易入口。

2. 质量与可信度

用户侧对AI前置答案”的接受度,取决于是否“可核验、少幻觉、守版权”。今年夏季的AP-NORC民调显示,约60%的美国人(30岁以下为74%)至少部分时间用AI找信息;与此同时,新闻与科普场景对“自信但不准”的担忧上升。纽约时报起诉与美联社签约并存,行业规则仍在重构。欧洲广播联盟对四款主流助手(含ChatGPTGemini)的超3000条新闻问答测评显示,近半回答不达“高质量”标准,这直接影响监管与媒体生态对AI搜索的容忍度。

3. 隐私与合规

代理要“代你点”,势必触达浏览历史与本地操作权限,透明度与可控性就是底线。Atlas的“Agent Mode”被描述为可访问笔记本、利用用户的浏览历史并在页内解释操作过程。当浏览器成为“会记事、会办事”的AI,用户必须清楚地控制哪些数据可用、何时“隐身”、如何撤回授权。默认开关、权限提示的清晰度,将成为决定留存与合规的重要变量。

4. 习惯与分发

巨头的默认设置、企业端部署与IT白名单,往往比“某一项炫酷功能”更能左右渗透率。这意味着短期内Chrome不会被剥离,约30亿用户体量仍在;同时,LLM渗透也在加速:美国数据公司Datos测得今年7月桌面搜索有5.99%已流向LLM通道。行业观察者判断:早期尝新者会率先试用AI浏览器,但主流与企业用户更可能等待“旧浏览器+AI”的升级。

总的来看,下一代搜索之争并非“谁收录了更多网页”,而是“谁能在一个界面内把信息、意图与履约闭环起来”。短期看,浏览器与默认设置的惯性仍然强大,“旧浏览器+AI”的就地升级会是主流过渡形态;中期看,谁能在购物比价、行程规划、资料整理等高频任务上稳定省时省心,谁就更有机会推动入口迁移;长期看,搜索将收敛为“对话+代理+可信来源”三件套,商业模式也会从以展示为主,转向效果分佣、交易分成与订阅并存的复合型结构。在这一过程中,能把生态接入做深、把质量与合规做实、把用户体感做顺的玩家,更有机会定义“搜索”的未来形态。 

参考文献:

[1]Rachel Metz.OpenAI Takes On Google With AI-Powered ChatGPT Web Browser.[EB/OL].(2025-10-21).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10-21/openai-set-to-challenge-google-with-new-chatgpt-atlas-browser.

[2]Lily Jamali.ChatGPT-maker OpenAI releases browser in attempt to rival Google[EB/OL].(2025-10-22).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07mz10m1k9o.

[3]Maxwell Zeff.OpenAI launches an AI-powered browser: ChatGPT Atlas.[EB/OL].(2025-10-21).https://techcrunch.com/2025/10/21/openai-launches-an-ai-powered-browser-chatgpt-atlas/.

[4]MATT O'BRIEN, MICHAEL LIEDTKE.OpenAI launches Atlas browser to compete with Google Chrome[EB/OL].(2025-10-21).https://techxplore.com/news/2025-10-openai-atlas-browser-google-chrome.html.

[5]Kyle Orland.OpenAI looks for its Google Chromemoment with new Atlas web browser[EB/OL].(2025-10-22).https://arstechnica.com/ai/2025/10/openais-new-atlas-web-browser-wants-to-let-you-chat-with-a-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