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某些功能无法正常使用,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或使用推荐浏览器 Google Chrome 、Edge、Firefox 。 X
2025年5月,国际能源署(IEA)发布《西北欧氢监测报告2025》报告,报告显示西北欧处于低碳氢的前沿发展,该地区占欧洲总氢需求的40%左右,并且在北海有巨大的未开发可再生能源和碳储存潜力,拥有一个发达的互联天然气网络,可以部分重新利用,以促进低碳氢从生产地点传输和分配到需求中心。西北欧低碳氢市场的开发在短期内至中期内可能会逐步扩大。西北欧国家现在有雄心到2030年发展30—35吉瓦的电解槽容量。然而,大多数低碳氢项目目前仍处于早期开发阶段。它们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持性的政策和监管框架。低碳氢市场的经济高效发展还要求采取区域方法,以最大化国家市场之间的现有协同作用。这是《西北欧氢能监测报告》系列的第三版。它提供了西北欧低碳氢能市场发展的年度更新,并且是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CEM-H2I)工作小组“西北欧地区圆桌会议”以及五国论坛氢能工作小组中相关国家合作的成果,该工作小组名为“西北欧地区圆桌会议”。本监测报告分析的国家包括奥地利、比利时、丹麦、法国、德国、卢森堡、荷兰、挪威、瑞士和英国。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低碳氢的监管和政策框架继续发展
低碳氢气在实现能源系统的脱碳化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对许多国家实现能源和气候目标至关重要。从长远来看,它还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进口的依赖,增强能源安全。西北欧处于低碳氢能源开发的前沿。该地区约占欧洲总氢需求的40%。北海上有巨大的未开发可再生能源潜力,同时具备强大的碳储存能力。该地区拥有发达的互联天然气网络和地下储气设施,部分设施可以重新利用,以促进低碳氢的传输、分配和储存。尽管该地区潜力巨大,但低碳氢能源的发展仍面临挑战。这些挑战包括需求创造进展有限、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物流复杂以及剩余的技术障碍。制定系统性的氢能发展战略,明确中长期目标,被普遍视为推动氢能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
迄今为止,西北欧的大多数国家已经制定了电解氢的生产目标,而挪威则选择了一种技术中立的方法。2025年4月,法国发布了一项修订后的国家氢能战略。虽然承认氢能领域取得的进展,但该战略将2030年的电解槽安装容量目标从之前的6.5吉瓦降低到4.5吉瓦,并增加了2035年的目标,即8吉瓦。2024年7月,德国正式出台氢气进口战略。这一战略是在其2023年更新国家氢能战略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延伸的举措。2024年12月,瑞士发布了备受期待的国家氢能战略,强调了发展其氢市场的重要性,以便与邻近市场紧密整合。
总体来看,西北欧国家普遍设定了到2030年建成30—35吉瓦电解槽产能的目标,以支撑区域低碳氢能市场的快速发展。然而,近期市场环境的变化,包括通货膨胀压力和项目成本上升,可能对目标的实现带来不确定性。这不仅可能导致部分国家对既定规划进行调整,也可能延缓低碳氢项目的推进进度,从而对区域氢能战略落地产生影响。
二、关注创造需求的政策
西北欧地区的氢气需求目前约为每年300万吨,占全球总需求的3%。未受抑制的天然气是西北欧地区氢气供应的主要来源,需求主要集中在炼油和化工子行业。通过配额、燃料标准和公共采购规则来创造低碳氢的需求是刺激供应投资的关键工具。同时,需求保障对于达成长期的采购协议至关重要,这反过来可以帮助降低投资风险并提高低碳氢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在欧盟,修订后的《可再生能源指令》(RED Ⅲ)于2023年11月生效,成员国需在2025年5月之前将其规定转化为国家法律。RED Ⅲ为工业和交通中可再生氢的比例设定了具有约束力的目标。虽然转化过程正在推进,但据了解,在一些成员国,其实施进展缓慢。
此外,西北欧国家正在推动氢衍生燃料在海事领域的应用,这主要受到新的国际法规的推动。今年的监测报告特别关注氢衍生品作为船用燃料的潜在用途。
三、2030年区域低排放制氢量可能达到近800万吨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最新分析,到2030年,西北欧的低碳氢(及其衍生产品)的产量在所有计划项目都实现商业化运营(考虑到效率和利用率因素的假设)的情况下,可能达到近800万吨/年。这可以覆盖该地区约2%的总一次能源需求。
根据项目储备,电解氢供应将占总低碳氢产量的近60%,而配备CCUS的化石燃料基氢项目将占约40%。根据已宣布的项目,预计到2030年,丹麦、德国、荷兰和英国将占西北欧低碳氢产量的四分之三。
根据氢能生产项目数据库,能够提供低碳氢供应的项目中,到2030年,不到8%的项目已承诺,这意味着这些项目已经投入运营、已达到最终投资决策(FID)或正在建设中。超过90%的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或处于概念阶段。
今年的监测报告特别关注基于气体的低碳氢。西北欧的几个大型CCUS基础设施项目在2023年和2024年达到了最终投资决策(FID),这可能支持其发展。这些项目包括荷兰的Porthos CO2运输和储存项目以及挪威的Northern Lights CO2运输和储存设施。此外,2025年4月,英国的Liverpool Bay CCS项目实现了财务关闭。
四、西北欧是欧洲电解槽产业的核心,但挑战日益严重
今年监测报告的另一个重点是电解槽生产能力的发展。西北欧拥有欧洲85%的电解槽制造能力,法国、德国和挪威的电解槽工厂占该地区的主要部分。扩大电解槽的生产能力可以支持西北欧在中期内扩大可再生氢的生产规模,同时加强该地区在新兴低碳氢能价值链上的技术领导地位。如果所有已宣布的项目都得到实施,欧洲的总生产能力将从2023年的水平增加八倍,到2030年达到每年超过36吉瓦。西北欧可能占到这一产能的70%。
尽管部分企业计划扩大电解槽生产能力,但受项目延误和订单不足影响,市场实际需求尚未释放。近期已有制造商因此下调产能利用率、调整扩张计划,甚至在个别情况下申请庭内重组。本年度监测报告对西北欧电解槽生产能力的最新进展进行了重点分析。
五、2030年西北欧氢网络可能达到近13000公里
为实现低碳氢部署的雄心目标,西北欧亟需加快氢能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在运输与储存环节。根据已公布的项目规划,到2030年代初该地区氢气管网总长度有望接近13000公里。然而,目前仅有约6%的项目进入最终投资决策(FID)阶段,显示出基础设施落地与目标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
到2030年,西北欧几乎所有拟建氢气管道都计划通过改造现有天然气管道实现。这一方式相比新建氢气网络,不仅能够显著降低建设成本,还能有效缩短投运周期。同时,地下储氢能力的开发被视为氢能发挥能源载体全部潜力的关键环节,有助于提升系统灵活性,满足日益复杂的能源格局需求。
根据国际能源署对氢基础设施项目的分析,到2030年西北欧地区有潜力形成近16太瓦时的储氢能力。然而,目前仅约3%的潜在储氢项目已进入最终投资决策(FID)或在建阶段,显示储能环节推进明显滞后。鉴于氢气管道与储能项目通常建设周期较长,报告强调,若要实现2030年既定目标,相关利益方亟需立即采取协同行动,加快项目落地。
参考文献:
[1] IEA (2025), Northwest European Hydrogen Monitor 2025.[EB/OL].(2025-5).https://iea.blob.core.windows.net/assets/e77d3543-065d-49d8-b74c-e6a0283281ee/NorthwestEuropeanHydrogenMonitor2025.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