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某些功能无法正常使用,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或使用推荐浏览器 Google Chrome 、Edge、Firefox 。 X
超高精度定位技术简介(下)
目前,全球主要国家和区域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如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等。本文主要对全球主要国家和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在定位精度、多样化服务与系统特征三方面进行比较与分析,探讨国内外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的趋势。
定位精度对比。美国GPS系统在民用领域可以做到10米以内的定位精度,在自用领域的导航精度达到了0.1米,其导航误差基本可以忽略;俄罗斯GLONASS系统在民用领域与美国GPS差距不大,但军用方面仅能提供最高1.2米的导航精度,仅相当于第二代美国GPS的水平;相对于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等系统,北斗系统空间信号精度相当,定位、测速和授时能力都非常优异[1]。
多样化服务对比。北斗全球系统可向用户全面提供定位导航授时、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精密单点定位和星基增强等多种服务;美国GPS的第三代卫星,播发可与其他GNSS互操作的第4个民用信号,提供更高的精度与原子钟服务;俄罗斯GLONASS将提供基本开放、高可靠和精度、基于载波相位测量与参考站的导航、高精度精密单点定位(PPP)4类民用服务,同时,GLONASS建有GNSS监测与性能评估系统,独立监测系统性能,并评估用户层性能;欧盟Galileo系统将具备4种新服务,包括公开服务导航信息认证、高精度、商业认证、紧急告警(与日、印合作)服务[2]。
导航特征对比。美国GPS、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欧盟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特征对比详见表1。
表 1 四大全球导航系统特征
系统 |
北斗系统 |
美国GPS |
GLONASS |
Galileo系统 |
所属国家 |
中国 |
美国 |
俄罗斯 |
欧盟 |
启动研制时间 |
20世纪90年代 |
20世纪70年代 |
20世纪70年代 |
20世纪90年代 |
星座设计数量/颗 |
30 |
24 |
24 |
30 |
轨道构型 |
地球同步静止轨道(GE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 |
6个中圆地球轨道(MEO)平面 |
3个中圆地球轨道(MEO)平面 |
3个中圆地球轨道(MEO)平面 |
首次发射时间 |
2000年 |
1978年 |
1982年 |
2005年 |
在轨卫星数量/颗 |
46 |
34 |
27 |
26 |
运营情况 |
2000年开始提供区域主动定位服务,2020年提供卫星定位及导航服务 |
1994年24颗GPS卫星星座布设完成,此后就是根据计划更换失效卫星 |
2007年开放俄罗斯境内卫星定位及导航服务,2009年服务范围拓至全球 |
截至2019年底,“伽利略”在轨卫星数量25颗,其中22颗提供导航服务。 |
定位精度/m |
10(全球) 5(亚太地区) |
10 |
10 |
3 |
测速精度/(m/s) |
0.2(全球) 0.1(亚太地区) |
02 |
0.2 |
0.2 |
授时精度/ns |
20(全球) 10(亚太地区) |
20 |
20 |
10 |
综合表现 |
具有短报文功能、精密单点定位、星基增强、服务可用性优于95% |
实时导航、抗干扰能力强、功能及应用广泛、覆盖率高 |
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寿命略短 |
定位精度高于其他系统 |
造价 |
250亿美元 |
300亿美元 |
144亿美元 |
100亿欧元 |
军民用途 |
军民两用 |
军民两用 |
军民合用 |
民用 |
表格来源:辽宁省财政科学研究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