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某些功能无法正常使用,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或使用推荐浏览器 Google Chrome EdgeFirefox X

首页科技前沿与新兴产业智慧交通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

宝马携手三星研发全固态电池,剑指重塑电动汽车格局

供稿人:陆颖供稿时间:2025-11-17 22:13:57关键词:固态电池,格局,德国,韩国,美国

在全球电动汽车产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后,单纯依靠车型设计和补贴拉动销量的时代已经过去,动力电池重新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变量。今年10月,宝马携手三星SDI与美国电池初创企业Solid Power,在全固态电池领域建立新的技术和产业合作关系,被视为面向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前瞻布局。

一、战略结盟:从双边合作升级为跨国“技术同盟”

宝马与Solid Power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16年。宝马通过股权投资,与其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和全固态电芯结构上开展联合研发。2022年起,宝马在德国帕尔斯多夫的电芯制造能力中心建设试验性生产线,引入Solid Power工艺方案,自行试制大尺寸全固态电芯。

最新一轮合作的关键在于引入全球动力电池龙头三星SDI。公开信息显示,本轮分工大致为:Solid Power专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等核心材料和电芯设计;三星SDI依托全固态电池试验线批量生产样品电芯;宝马围绕整车需求设计电池模组和电池包结构,在技术样车和评估车型上进行系统级验证。

这一结构已经超出普通“客户—供应商”关系,更接近材料企业、电池企业和整车企业组成的跨国技术同盟。对宝马而言,这是在既有技术合作基础上的升级:既延续与Solid Power在核心材料和电芯设计上的协同,又锁定一家全球头部电池制造商,共同押注全固态技术。对三星SDI而言,则是通过绑定高端整车厂和技术型初创公司,为自身规划中的全固态电池量产路线寻找标杆应用和稳定需求支撑。

二、技术分工与研发进展:从硫化物电解质到原型车验证

全固态电池的核心在于用固体电解质替代传统液体电解质,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寿命之间寻求新的平衡。Solid Power选择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路线,采用高镍正极配合硅基或金属锂负极,目标是在有限空间内实现更高能量密度。公开设计指标显示,采用硅基负极的全固态电池目标比能量约390 Wh/kg,体积能量密度约930 Wh/L;配合金属锂负极,比能量有望提升至440 Wh/kg,明显高于当前主流三元锂电池。

三星SDI在这一路线中承担制造“放大器”的角色。公司持续布局下一代电池技术,2023年在韩国水原建成“S-Line”全固态电池中试产线,用于验证材料体系和工艺路线,并计划在2027年启动全固态电池量产线,将能量密度提升到900 Wh/L量级。

宝马则通过自有电芯制造能力中心掌握关键工艺,将Solid Power的电芯设计转化为大尺寸原型电芯,装载到i7测试车上进行系统级验证。宝马表示,重点考察全固态电池在不同温度和工况下的循环寿命与容量保持、快速充电时的安全裕度及热管理表现,以及对整车续航、重量和空间布局的综合影响。

这一联盟形成了“材料创新—中试制造—整车验证”的相对清晰链条,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从实验室样品到工程应用的距离,使全固态电池逐步从概念走向可验证的工程方案。

三、潜在格局变化:产品体验升级与供应链重构

全固态电池对电动车产品形态的影响,将首先在高端车型上体现。更高能量密度意味着在不明显增加电池包体积和重量的前提下,续航有望取得实质性提升。对宝马这样的豪华品牌而言,一旦在旗舰电动车上稳定应用全固态电池,高速和低温工况下的续航焦虑将有所缓解,高性能车型也更容易兼顾加速表现与长途行驶能力,从而强化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

安全性也是外界关注的重点之一。固态电解质在高温和机械冲击下不易泄漏和燃烧,理论上有助于降低热失控风险。对于重视品牌声誉的高端车企,减少高能见度安全事故本身就是重要收益。如果未来搭载全固态电池的车型在碰撞和滥用测试中表现优于现有产品,将为车企提供新的安全卖点。

在供应链层面,影响更为深远。长期以来,动力电池技术和产能在很大程度上由少数亚洲厂商主导,整车厂在电池议价中处于相对弱势。宝马在全固态电池上同步布局Solid Power和三星SDI,一方面通过参与前端材料和工艺研发,争取在下一代电池标准中的话语权,另一方面也是为未来电池供应多元化预留空间。

对三星SDI而言,与宝马和Solid Power的合作,有助于在下一轮技术迭代中巩固全球地位。如果能在宝马等高端车型上率先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搭载,将有利于其树立“高安全、高能量密度”形象,拉开与其他竞争对手的差距。Solid Power则通过与两家大型企业结盟,把自身从“实验室型初创公司”转向“固态电解质供应商和技术平台”,未来有望向更多电池制造商和整车厂输出材料和工艺,折射出全固态电池产业链可能出现的新分工。

四、结语

行业普遍预期,全固态电池大规模进入乘用车市场仍需时间,不少研究机构认为,2030年至2035年将是该技术在高端细分市场逐步铺开的主要窗口期,其后才可能向中端车型扩散。从这个意义上看,宝马携手三星研发全固态电池,更像是在为未来十年的电动汽车格局埋下一颗种子。它短期内不会立刻改写销量榜,但会在技术路线、供应链选择和资本布局层面,持续影响行业预期。如果这一合作最终证明全固态电池在高端电动车上的可靠性与经济性,电动汽车产业的竞争焦点,很可能将从今天围绕续航和价格的拉锯,转向围绕下一代电池技术体系的系统性较量。

 

参考文献:

[1]Bojan Stojkovski.Global EV giants BMW, Samsung unite to back solid-state tech to double range[EB/OL].(2025-11-02).https://interestingengineering.com/energy/bmw-samsung-unite-to-double-ev-range.

[2]Solid Power Partners with Samsung SDI and BMW to Advance All-Solid-State Battery Technology[EB/OL].(2025-10-30).https://www.solidpowerbattery.com/investor-relations/investor-news/news-details/2025/Solid-Power-Partners-with-Samsung-SDI-and-BMW-to-Advance-All-Solid-State-Battery-Technology/default.aspx.

[3]LayWen. BMW Teams Up With Samsung SDI To Accelerate Solid-State Battery Development[EB/OL].(2025-11-06).https://evdances.com/blogs/news/bmw-teams-up-with-samsung-sdi-to-accelerate-solid-state-battery-development.

[4] Lawrence Hodge.Solid-State Batteries Are Set to Be a Game Changer for EVs[EB/OL].(2025-11-14).https://www.cars.com/articles/solid-state-batteries-are-set-to-be-a-game-changer-for-evs-518500/.

[5]Tom Chapman.BMW, Samsung & Solid Power: Advancing Solid-State Batteries[EB/OL].(2025-11-07).https://manufacturingdigital.com/news/bmw-solid-power-samsung-sdi-join-up-to-develop-ev-batt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