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某些功能无法正常使用,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或使用推荐浏览器 Google Chrome EdgeFirefox X

首页科技前沿与新兴产业文化创意文化创意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 《2025全球创新指数》研究报告

供稿人:徐慧婷供稿时间:2025-09-29 15:27:37关键词:创新,知识产权,中国


91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2025全球创新指数》(GII 2025创新处于十字路口为主题,对全球创新格局进行了详尽的评估,审视了创新系统如何适应地缘政治转变、技术飞速发展以及新型协作模式的挑战。GII作为WIPO的旗舰出版物,旨在通过严谨的数据和分析,为全球139个经济体的创新生态系统提供基准分析 。报告的目标是为政府、行业、研究人员以及所有致力于培育创新生态系统的人士提供有用的资源,以期指导创新走向可持续、包容性和协作性的未来。

2025GII主要研究结论与核心成果

1、全球Top 10创新领导者集群具有高度稳定性

GII 2025的排名显示,全球创新领导者集群结构保持高度稳定,但也出现了由亚洲经济体驱动的显著新动能。瑞士(第1位)连续第15年蝉联全球创新指数榜首。瑞士在创意产出支柱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并在所有其他支柱中均跻身前五,仅在人力资本与研究支柱中排名第六。瑞典(第2位)和美国(第3位)连续第三年保持其位置。美国在市场成熟度商业成熟度两个支柱中位居榜首。其创新生态系统主要由私营部门驱动,在R&D总支出(第4位)、全球企业R&D投资者(第1位)以及企业实施和资助的R&D方面表现出色。美国还拥有全球最大的国内市场规模(第2位)和强大的启动资金基础,并拥有22个创新集群韩国攀升至2025年第4位,达到历史最高排名。韩国在人力资本与研究支柱中全球领先,并在研究人员(第2位)、R&D总支出(第2位)以及企业实施和资助的R&D”(均第1位)方面位列全球前三。新加坡略有下滑至第5位,但仍然是在单个GII指标中排名全球第一数量最多的经济体(78项指标中占据10项)。新加坡在创新投入方面继续领先,但其在创新产出(尤其是创意产出,第15位)方面仍落后于前四名。

日本(第12位)升至2011年以来最佳排名。以色列(第14位)和中国香港(第15位)排名也有所改善,其中以色列在R&D总支出、VC获得资金和大学-产业R&D合作中均排名全球第1。中国香港则在市场成熟度(第2位)和制度(第8位)方面表现出色。


图1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

2、中国首度跻身全球创新前十强

中国在《2025全球创新指数》中首次进入全球前十(第10位),标志着其创新发展轨迹中的一个里程碑。中国不仅是Top 30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更在多个关键指标上展现出全球领先地位。

产出端领导力方面,中国在全球知识与技术产出支柱中排名第一,首次超越瑞士,体现了其在知识创造和技术转化方面的强大能力。中国在专利申请中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在实用新型商标工业设计等知识产权密集型指标中位居全球第一。投入端驱动方面,中国在创新投入方面继续深化。根据WIPO的估计,中国有望在2024年成为全球最大的R&D支出国,目前R&D总支出排名全球第2。在私营部门的投入上,中国在后期VC交易中排名第2,并在全球企业R&D投资者中排名第3集群贡献与生态系统方面,中国拥有数量最多的Top 100创新集群(24个),包括全球排名第1的深圳香港广州和全球排名第4的北京。这些集群在高科技出口和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加强,尤其是在AI、半导体和绿色技术等战略部门。

中国的创新表现已不再是简单的体量优势,其创新效率和转化能力达到了全球顶尖水平。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第14位,占GDP2.6%)和后期VC交易(第2位)的高投入,中国在知识与技术产出方面首次超越了所有高收入经济体。这种模式的有效性表明,中国的创新生态系统正在成功地从早期的模仿性创新转向以知识创造和商业化为驱动的创新。然而,报告也指出,中国主要的结构性挑战在于制度支柱(排名44位)。在这一投入支柱中,中国的监管质量排名第94位,远低于所有其他Top 10经济体。这种制度环境上的相对滞后,与创新领先者在机构健全性上的共识形成鲜明对比,表明制度改革是中国要维持其上升轨迹并巩固Top 10地位的关键发力点。

3、中等收入经济体的持续攀升浪潮

GII 2025清晰地描绘出中等收入经济体在创新能力上的持续进步,成为推动全球创新地理多元化的重要力量。

最快攀升集团(自2013年):报告强调,自2013年以来,GII70名中攀升速度最快的中等收入经济体包括中国(第10位)、印度(第38位)、土耳其(第43位)、越南(第44位)、菲律宾(第50位)、印度尼西亚(第55位)、摩洛哥(第57位)、阿尔巴尼亚(第67位)和伊朗(第70位)。

近期攀升者(自2019年):沙特阿拉伯(第46位)、卡塔尔(第48位)、巴西(第52位)、毛里求斯(第53位)、巴林(第62位)和约旦(第65位)被确定为近期创新攀升速度最快的经济体。

关键突破者:菲律宾(第50位)首次跻身全球前50,巩固了其作为东南亚持续创新攀升者的地位。菲律宾在高技术出口(全球第1位)、高技术进口(第4位)和ICT服务出口(第20位)方面表现卓越。摩洛哥(第57位)创下历史最佳排名。其进步反映了工业能力、知识产权产出和知识投资的提升。摩洛哥在高技术制造业排名全球第12位,工业设计(相对GDP)排名第6位。乌兹别克斯坦(第79位):连续第四年被认定为创新超额表现者,并首次进入Top 80

相比之下,有38个经济体表现低于其发展水平的预期,其中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LCN)占比最大(13个)。报告揭示了一种结构性矛盾,即创新投入并非成功的唯一保证。LCN地区和部分北非和西亚(NAWA)的资源驱动型高收入经济体(如沙特、卡塔尔、阿联酋)在创新投入排名上往往优于产出排名。例如,智利(第51位)、巴西(第52位)等LCN领导者,尽管在教育和政策改革上有所投入,但难以将这些投资有效地转化为商业化成果和知识扩散。这种现象被称为创新投入-产出鸿沟,其核心症结在于创新生态系统中的联结性和商业化能力不足。对于这些效率低下的经济体,政策重点必须从单纯增加R&D投入转向增强大学-产业合作和有效的风险融资,以提升其创新投入的转化效率。

瑞士(第1位)、瑞典、美国、英国、德国和意大利在创新投入转化为产出方面表现突出。中国(第10位)在产出方面超越了德国和澳大利亚等高收入经济体,展现出极高的效率。此外,伊朗(第70位)、印度(第38位)、墨西哥(第58位)、突尼斯(第76位)和尼日利亚(第105位)也展示了增强的创新效率。印度和越南等长期超额表现者的经验表明,尽管投入资源有限,但通过建立有效的转化机制、专注于数字化和高技术出口,能够获得不成比例的高创新产出。

亚洲创新焦点:中国与重点城市深度解析

1、中国的创新战略地位与GII指标表现

中国在GII 2025中首次跻身全球前十(第10位),这不仅是其自身创新的成功,也是全球创新地理演变的重要标志。中国在该指数上的表现,清晰地展示了其以大规模投资为基础、以高效知识产出为核心的创新驱动力转型。

中国持续在关键投入领域保持领先。R&D投入位居世界第2,并有望在2024年成为全球最大的R&D支出国。在创新融资方面,中国私营部门的参与度极高,其企业资助R&D”排名全球第2,并且在衡量资本市场对成熟创新企业支持的后期VC交易中排名第2。这表明中国的大型创新企业已经具备了全球规模化扩张的资本能力,尤其是在AI、半导体和绿色技术等战略部门。在生态系统协同方面,中国在集群发展状态中排名全球第2,显示出强大的本土创新生态协同能力。

中国在知识与技术产出支柱中排名全球第1这种领先地位由庞大的知识产权活动支撑:在实用新型(第1位)、商标(第1位)和工业设计(第1位)的注册量方面均位居全球榜首。此外,中国在高技术制造与出口方面也表现强劲,其高技术出口排名第5高技术制造业排名第11位。中国在知识与技术产出上超越瑞士,投入端(特别是企业R&D和后期VC)也处于领先地位,这证实了中国的创新已转变为由大规模的知识创造、私营部门的R&D投入和成熟的商业化能力驱动。这种创新驱动力的转型,使其能够有效地将投入转化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技术产出,解决了许多发展中经济体面临的投入-产出转化鸿沟

2、亚洲重点经济体创新优势聚焦

亚洲地区(SEAOCSA)的整体表现,是全球创新格局演变的核心驱动力。

印度(第38位):CSA的超额表现领导者印度在GII中扮演着独特角色,它是中央与南亚地区的领导者,并连续第15年保持超额表现者地位。印度在知识经济产出方面具有突出优势:“ICT服务出口排名全球第1;在创新融资方面,后期VC交易排名第4,独角兽估值排名第11位,显示出强大的创业生态系统。然而,印度的基础设施“R&D支出(占GDP0.6%)排名靠后,反映了其创新增长的持续性挑战,需要进一步的基础设施投入和R&D深化。

韩国(第4位):R&D与人力资本的全球典范韩国实现了GII历史最高排名。其在人力资本与研究企业R&D”R&DGDP4.9%)方面均排名全球第1,是典型的R&D驱动型创新经济体。韩国在研究人员密度方面亦是全球领导者。

新加坡(第5位):全面高效的全球枢纽新加坡以其机构效率和高度商业化的创新生态系统而闻名。其在政府效率(全球第1)和独角兽估值(全球第1)方面均排名第一。新加坡还是全球高技术制造的中心,其高技术制造指标排名全球第1,并凭借其高度开放的经济模式,在“FDI净流入方面全球排名第1

日本(第12位):工业复杂性的王者日本的创新优势集中在工业和技术产出方面。其在专利家族方面排名全球第2,在衡量其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生产与出口复杂性方面排名全球第1

菲律宾(第50位):高技术出口的新星菲律宾首次进入Top 50,是其创新体系快速发展的体现。其在高技术出口方面排名全球第1,反映了其产业结构正有效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并专注于应用型创新和数字化服务。

  表1 亚洲主要经济体GII 2025核心指标对比

经济体

GII排名

机构排名

人力资本

排名

知识与技术产出排名

创意产出排名

高技术出口排名

R&D支出GDP

排名

中国

10

44

20

1

14

5

142.6%

韩国

4

14

1

5

13

3

24.9%

新加坡

5

1

2

7

15

4

191.8%

日本

12

22

18

12

18

16

53.4%

印度

38

70

66

32

47

81

670.6%

菲律宾

58

79

90

49

43

1

1010.1%

 

3、创新集群分析:全球热点与中国/重点城市聚焦

创新集群是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研究人员、发明家、风投和R&D企业汇聚的创新热点。GII 2025集群排名方法论的关键更新是首次将风险资本(VC)交易地点纳入衡量指标,与WIPO PCT专利申请和科学出版物共同构成评估体系。这一调整旨在更全面地捕捉集群的创业活力和创新融资能力。

VC数据的纳入具有战略意义,因为它直接衡量了市场资本化和商业化潜力。集群的集中度极高:全球前100个创新集群贡献了约70%的全球PCT申请和VC交易,以及约一半的全球科学出版物。而仅前10名集群就产生了约40%PCT申请和35%VC交易活动。新的方法论导致了排名的显著变化。深圳香港广州(中国/中国香港)集群在2025年跃居全球首位,反映了该跨界集群在专利、科学和VC活动中的综合优势。VC数据的纳入对全球创新地理产生了显著影响。美国(圣何塞旧金山、纽约市、洛杉矶、波士顿剑桥)和英国(伦敦)的集群排名大幅上升,共同占据了Top 10中的六个席位。这反映了VC作为衡量商业化和创业活力的重要性,这些集群在创新融资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图2 2025年全球创新集群前十强与中国重点集群创新足迹

中国连续第三年拥有最多的Top 100集群(24个),超过美国的22个。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第1位)在专利和科学产出方面保持领先地位,其在VC交易中的强劲表现使其超越了东京-横滨,成为全球创新集群的领导者。北京排名全球第4位。北京在科学出版物方面是亚洲的领导者(全球份额4.1%),并在PCT专利(3.8%)和VC交易(2.9%)方面均表现强劲。上海–苏州:排名全球第6位。上海–苏州在VC交易的全球份额中达到3.7%,略高于北京,但在科学出版物(2.5%)和PCT专利(3.3%)方面略低于北京。中国有宁波(第93位)和宁德(第99位)两个新集群首次进入Top 100。该排名根据创新产出(专利、出版物、VC交易)占人口密度的比例来衡量,反映了创新的集约化程度。宁德(中国)集群在该强度排名中位居全球第4位。这一非同寻常的排名主要由宁德时代(CATL)的专利活动驱动。宁德在PCT专利人均申请量上排名全球第1(超过13,000件),但其科学产出和VC活动极少。这反映了垂直领域(能源技术和电池创新)的极端创新强度,即“单一巨头”驱动的创新模式。

中美平衡:圣何塞–旧金山(第1)、剑桥(第2)、波士顿–剑桥(第3)和牛津(第5)位居强度排名前五。只有圣何塞–旧金山和波士顿–剑桥这两个美国集群同时进入了全球前10和强度前10,突显了美国在集群规模和强度上的持续主导地位。VC数据纳入后,印度集群(如班加罗尔、德里、孟买)排名大幅跃升,而日本和韩国等传统亚洲集群的排名相对下降。这表明,北京和深圳–香港–广州集群能够同时在专利(技术)和VC(商业化)指标上保持领先,证明其创新生态系统实现了“深度技术”与“市场资本”的有效整合,这是其超越日韩传统创新模式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WIPO.Global Innovation Index 2025.https://www.wipo.int/web-publications/global-innovation-index-2025/en/index.html

2.The IPkat.The Global Innovation Index (GII) 2025.https://ipkitten.blogspot.com/2025/09/the-global-innovation-index-gii-2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