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某些功能无法正常使用,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或使用推荐浏览器 Google Chrome EdgeFirefox X

首页科技前沿与新兴产业基础研究基础研究

大科学装置研发技术产业化的国际经验(三):人才体系的内外双引擎

供稿人:黄婧供稿时间:2022-05-26 19:18:54关键词:大科学装置,科学城,产业化,格勒诺布尔模式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大科学更是如此。以交叉学科著称的大科学装置,需要配备的人才也极为复杂和庞大。通常情况下,大科学装置是一些科学家们的必要工作环境,科学家们会随着装置而迁徙。但实际上,大科学装置需要的不仅仅是科学家,还有科学辅助工作人员。

法国东南部的格勒诺布尔选择走大科学装置产业化之路,经过70余年发展,创造了独有的“格勒诺布尔模式”,以大装置带动当地经济蓬勃发展。2016年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都会地区的GDP约为120亿欧元,其中先进技术创新园(GIANT)作为主要的经济贡献者,相关经济效益高达32亿欧元,占据了整个区域的四分之一。同时,格勒诺布尔延展大科学装置产业链,形成了闻名世界的“影像产业谷”(Image Valley)。如今,格勒诺布尔被评为世界第五大、法国第二大创新城市,曾经有6位科学家因在格勒诺布尔开展原创性工作而获得诺贝尔奖,研发岗位占比达7.4%[1],从一座小城变成了“欧洲的硅谷”。

发展了70余年的格勒诺布尔科学城最值得国内科学中心城市借鉴的是:格勒诺布尔从“科学辅助工作者”入手,通过内部培养与外部输入,搭建了完整的科学服务人才体系,为大科学装置的持续高效运转保驾护航。对于大科学装置所需要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人才,格勒诺布尔通过教育机构与科研院所协同发展,可以“内部”培养,同时还能向外输出“科学辅助工作者”。在格勒诺布尔,有多家教育机构与大科学装置及科研院所合作,从职教到研究生、博士,为研究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科学辅助工作者”[2]

同时,格勒诺布尔通过国际实习、交流等合作,为外部的很多“科学辅助工作者”提供相关的岗位。通过常年的科研交流活动,格勒诺布尔吸引了国际上专业的“仪器科学家”前来。在完成学业或访问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人员选择继续在格勒诺布尔工作,辅助科学家使用大科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