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某些功能无法正常使用,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或使用推荐浏览器 Google Chrome EdgeFirefox X

首页科技前沿与新兴产业基础研究基础研究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政策措施

供稿人:张耘供稿时间:2023-10-31 09:25:49关键词:新型研发机构,政策

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政策措施

新型研发机构是我国科技创新实践探索中的新产物,我国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政策是由理念引导逐步转变为精准化施策。

一、国家层面逐步细化政策

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首次提出要“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形成跨区域、跨行业的研发和服务网络”,为地方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指明了道路。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要“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标志着新型研发机构正式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同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在宏观层面上为新型研发机构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2019年,科技部印发《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新型研发机构的概念内涵、功能定位和运行管理等做出了指导规范,旨在大力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健康有序发展。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从管理模式、治理方式、经费支持方式、绩效评价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和推动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202112月,新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肯定了新型研发机构的实践探索,赋予了新型研发机构法律地位,解决了制约新型研发机构后续高质量发展的“身份”问题。

1、我国出台新型研发机构相关政策

出台时间

政策文件

主要内容

2015 9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形成跨区域跨行业的研发和服务网络

2016 5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鼓励行业领军企业构建高水平研发机构,形成完善的研发组织体系,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多种形式的先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机构

2016 8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要培育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通过战略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领衔,采取与国际接轨的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2019 9

《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

是首份全国性针对新型研发机构如何规范发展的政策文件。明确了新时期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定义、功能定位

2021 8

《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

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实行“预算+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鼓励地方对新型研发机构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治理结构和市场化运行机制,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所)长负责制;创新财政科研经费支持方式,给予稳定资金支持,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组织开展绩效评价、鼓励科技成果自主转化及推广应用等

2021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首次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建设。提出国家支持发展新型研究开发机构等新型创新主体,完善投入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的发展模式

二、上海落实推进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政策

上海市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创新战略,20194月,由市科委等6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发展的若干规定(试行)》,提出“新型研发机构是有别于传统科研事业单位,具备灵活开放的体制机制,运行机制高效、管理制度健全、用人机制灵活的独立法人机构”,明确了上海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的基本要求和政策支持方向。

为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各类研发机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20235月,上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我市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重点培育2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引导社会力量建设200家投入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的新型研发机构。该意见共分三部分15条,提出了推动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的9条政策举措,并明确了统筹协调、部门职责和区域配套等组织保障机制,明确了统筹协调、部门职责和区域配套等组织保障机制,并具备四个特点:

一是坚持目标导向,明确明晰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定位。明确两类机构分别推进:一是对承担战略性任务的新型研发机构,即围绕国家和本市科技创新战略和重大任务需求,由相关部门统筹规划、主动布局,并明确设立和支持机制。二是对社会力量兴办的新型研发机构,即以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等公共属性研发活动为核心业务,且规模、研发投入、创新能力等达到一定标准的机构,以备案的方式纳入跟踪、引导和资助体系。

二是坚持任务导向,改革完善新型研发机构的经费支持机制。对承担战略性任务的新型研发机构,经相关部门报本级政府批准后,可实行以任务为导向的财政经费预算管理机制,以合同形式对任务、预算等予以约定,并按照负面清单进行经费使用管理,赋予机构最大自主权。对未实行以任务为导向的财政经费预算管理机制的新型研发机构,市、区科技部门根据机构的年度绩效评价结果,择优给予补助,引导机构强化公共科研属性。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在治理结构、人才发展、管理机制等方面开展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实行理事会、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所长、总经理负责制,依照章程实施管理。鼓励新型研发机构实行市场化的用人机制,并在落户、安居、外籍人才引进等方面强化保障。针对不同法人类型的新型研发机构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在社保缴纳、职称评聘、国有资产管理、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等方面,进一步放权松绑,建立健全与其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保障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在参与申报政府项目、享受税收优惠等方面,平等适用相关政策。

四是坚持结果导向,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的激励约束作用。对承担战略性任务的新型研发机构,建立以创新绩效为核心的中长期综合评价机制,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机构存续调整、经费支持和负责人考核的重要依据,实现机构能建能关、人员能上能下、资金能增能减。对社会力量兴办的新型研发机构,围绕研发投入与产出、人才引进与培养、成果转化与产业支撑等方面,开展年度绩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备案名单和补助力度;对绩效评价结果优异的机构,在人才引进、科研用地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三、其他地区代表性政策

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了新型研发机构的认定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2015年广东省制定了《关于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试行办法》,之后各地相继出台了新型研发机构的鼓励政策,从认定方式、财政资金支持、基础设施保障等多个方面,为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截至20239月,全国已有约30个省市出台超50份新型研发机构相关政策文件。

从认定条件来看,除独立法人组织、多元化投入机制、市场化运作等共性要求外,大部分省市对于新型研发机构运营时间要求为1-2年,研发人员占比不低于30%,研发经费占比不低于30%,功能活动以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研发服务等为主。

从支持措施上来看,各省市出台的政策多集中在财政投入、人才激励培养、法规管制、税收优惠、标准设计、目标规划等举措上。江苏、福建、山东、湖北、江西、河南、广西、贵州、黑龙江等省份出台了扶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专项政策文件。

从绩效评价上来看,大部分省市定期组织新型研发机构的绩效评价工作,并根据评价结果,给予相应的支持,评价周期多为1-3年开展一次,评价维度涉及研发条件、人才团队建设、经费支出、科技成果效益、运行管理能力、企业孵化培育等方面。

2、我国部分省市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政策文件和措施

省市

发布年份

政策文件

发文机关

北京

2018

《北京市支持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实施办法(试行)》

北京市政府

上海

2023

《关于促进我市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上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

江苏

2016

《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

2023

《关于支持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改革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浙江

2020

《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的若干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广东

2019

《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

广东省人民政府

2022

《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办法》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参考文献:

1  马晓飞, 白雪松中国新型研发机构政策量化分析[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21, 23(6):70-78.

2 上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 《关于促进我市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EB/OL].[2023-05-31]. https://www.shanghai.gov.cn/nw4411/20230531/062e567cf2b24f2caceb9f9d3a38798b.html.

3】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办法》 [EB/OL].[2022-10-14]. https://gdstc.gd.gov.cn/zwgk_n/zcfg/gfwj/content/post_4029501.html.

4】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的若干意见》 [EB/OL].[20202-7-23]. https://www.zj.gov.cn/art/2020/7/23/art_1229620685_2392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