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某些功能无法正常使用,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或使用推荐浏览器 Google Chrome 、Edge、Firefox 。 X
自2023年2月13日取消公共交通的强制口罩令,新加坡已经全面恢复新冠病毒疫情前生活的常态。三年里,一些措施让新加坡更安全、稳定地走出疫情,但一路上也有一些决策上的失误,打乱了抗疫的阵脚。基于此,3月8日,新加坡政府发布了长达90页的《新加坡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白皮书》(下称“白皮书”)。作为全球首个公开检讨抗疫得失的政府,新加坡总结了过去三年防疫路线中的可取与不足之处,并探讨了如何更好应对未来的新疫情。
白皮书是总理公署根据由前公务员首长何学渊领导的内部检讨起草,检讨工作包括与部长和公务员等危机中主要人物的访谈。白皮书也涵盖政府部门和机构各自检讨工作所得出的结论,以及私企和民间的观点。
一、得失总结:8个优点6个缺点
1. 可取之处:
(1)政府在第一时间扩大医疗护理设施的容量,同时提高检测能力;
(2)新加坡在疫情暴发初期就同制药公司购买疫苗,并在短时间内开展疫苗接种工作;
(3)在疫情暴发期间,新加坡保持同世界的联系,保障食物和关键医药物品的供应;
(4)政府也及时推出各种措施,协助企业度过难关;
(5)为面对财务和精神压力的国人提供援助;
(6)及时采取混合学习模式,确保学生能在疫情暴发期间继续上课;
(7)政府通过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的记者会,准确和及时地跟公众分享疫情的相关资讯;
(8)企业、慈善机构和社区公民小组三方努力,为弱势群体和客工提供各种援助。
2. 不足之处:
(1)新加坡应该更早展开监测,掌握更准确的数据,避免冠病在客工宿舍大规模传播;
(2)新加坡在边境防疫措施方面并不果断;
(3)政府在疫情初期,对于人们是否需要戴口罩的问题出现不确定性;
(4)新加坡在推广合力追踪计划初期也面对使用率偏低的情况;
(5)安全管理措施(SMMs)的校准过度,难以操作,需要更大的灵活性;
(6)当德尔塔变异毒株传播期间,政府反复收紧和放松防疫措施让人们无所适从,卫生部在短时间内推出居家康复计划也引起混乱和担忧。
二、应从疫情中吸取的7个经验
(1)事先确定哪些层面应予以优先考虑;
(2)强化新加坡在经济、社会和国家的韧性;
(3)深化互动和联系以善用人民和私人优势;
(4)扩大医疗保健能力,并加强公共卫生专长和组织能力;
(5)更好地运用科学和科技手段来应对未来大流行病的危机处理;
(6)加强政府的危机管理和应对能力;
(7)向公众传达清晰透明的信息。
白皮书指出,政府在应对疫情的每个阶段应该更快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局势,危机应变措施应该在精准和容易落实之间取得平衡,而不应事事追求完美。白皮书也指出,政府需要加强经济、社会和国家整体的韧性。其中,政府将检讨储备策略,同时扩大关键物资的名单和来源,以及建立新的供应链和库存。此外,政府在兴建各种设施时,将确保这些设施能在危机发生时改为其他用途,例如:改成避难中心或医药中心等。
此外,政府将制定一套中央系统,为合适的人员提供培训,以便在危机暴发时能更快的部署和动员相关人员,当中包括:负责医疗机构运作、接触者追踪工作,以及热线中心的人员。
白皮书也指出,政府应该加强同私人企业和国人的合作,应对危机,同时扩大公共医疗机构的容量,加强相关专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尤其是传染病控制和管理方面的能力。此外,新加坡也应该善用科技和提升科学方面的研究,以便为接下来的危机做好准备和提供所需支援。此外,新加坡也必须投资数据工程,同时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系统互通,以及提升网络安全。政府也必须提升危机规划和管理的能力,同时继续以透明的方式向人们传达讯息,同人们建立互信。
三、延长新冠法令1年
3月11日,新加坡国会三读通过新冠肺炎(临时措施)(修正)法案,将相关管制令延长一年至2024年4月。这一法案允许卫生部制定条例以预防和控制新冠疫情的蔓延,继续确保实行和调整包括安全管理措施在内的针对性公共卫生措施。
新加坡卫生部高级政务部长许宝琨在国会表示,新加坡居民应切记疫情未结束,新一波疫情和新变异毒株仍有可能再次出现。若新加坡不谨慎开放,疫情可能会不受控制,甚至导致整个医疗体系崩溃。
参考链接:
[1] gov.sg,White Paper on Singapore’s Response to COVID-19:Lessons for the next pandemic.[EB/OL].[2023-03-08].https://www.gov.sg/article/covid-19-white-paper
[2] 联合早报,政府发布白皮书检讨冠病应对.[EB/OL].[2023-03-08].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singapore/story20230308-1370449